苗山银匠马贵兵:把银饰制作工艺发扬光大

稿件来源:【?新华网】 签发时间:【2018-07-23】

  (文化)(1)苗山银匠马贵兵:把银饰制作工艺发扬光大

  7月19日,马贵兵在捶打银饰制作模板。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,苗族姑娘有穿戴银饰的传统。1975年出生的马贵兵是该县香粉乡人,17岁时随父亲学习苗族银饰制作手艺,是家族第三代银饰制作传承人。马贵兵制作银饰通常要经过铸炼、捶打、镌刻、焊接、洗银等工序,最终锻造成丝,编制成花,錾刻成衣。 马贵兵说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把祖辈留下来的工艺传承下去,发扬光大。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

  (文化)(2)苗山银匠马贵兵:把银饰制作工艺发扬光大

  7月19日,马贵兵在镌刻银饰制作模板。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,苗族姑娘有穿戴银饰的传统。1975年出生的马贵兵是该县香粉乡人,17岁时随父亲学习苗族银饰制作手艺,是家族第三代银饰制作传承人。马贵兵制作银饰通常要经过铸炼、捶打、镌刻、焊接、洗银等工序,最终锻造成丝,编制成花,錾刻成衣。 马贵兵说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把祖辈留下来的工艺传承下去,发扬光大。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

  (文化)(3)苗山银匠马贵兵:把银饰制作工艺发扬光大

  7月19日,马贵兵在打磨制作绣球用的银丝。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,苗族姑娘有穿戴银饰的传统。1975年出生的马贵兵是该县香粉乡人,17岁时随父亲学习苗族银饰制作手艺,是家族第三代银饰制作传承人。马贵兵制作银饰通常要经过铸炼、捶打、镌刻、焊接、洗银等工序,最终锻造成丝,编制成花,錾刻成衣。 马贵兵说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把祖辈留下来的工艺传承下去,发扬光大。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

  (文化)(4)苗山银匠马贵兵:把银饰制作工艺发扬光大

  7月19日,一名游客在马贵兵银饰创作基地选购银饰绣球。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,苗族姑娘有穿戴银饰的传统。1975年出生的马贵兵是该县香粉乡人,17岁时随父亲学习苗族银饰制作手艺,是家族第三代银饰制作传承人。马贵兵制作银饰通常要经过铸炼、捶打、镌刻、焊接、洗银等工序,最终锻造成丝,编制成花,錾刻成衣。 马贵兵说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把祖辈留下来的工艺传承下去,发扬光大。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

  (文化)(5)苗山银匠马贵兵:把银饰制作工艺发扬光大

  这是马贵兵制作的银饰绣球(7月19日摄)。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,苗族姑娘有穿戴银饰的传统。1975年出生的马贵兵是该县香粉乡人,17岁时随父亲学习苗族银饰制作手艺,是家族第三代银饰制作传承人。马贵兵制作银饰通常要经过铸炼、捶打、镌刻、焊接、洗银等工序,最终锻造成丝,编制成花,錾刻成衣。 马贵兵说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把祖辈留下来的工艺传承下去,发扬光大。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

  (文化)(6)苗山银匠马贵兵:把银饰制作工艺发扬光大

  7月19日,马贵兵在锻打制作银饰用的银片。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,苗族姑娘有穿戴银饰的传统。1975年出生的马贵兵是该县香粉乡人,17岁时随父亲学习苗族银饰制作手艺,是家族第三代银饰制作传承人。马贵兵制作银饰通常要经过铸炼、捶打、镌刻、焊接、洗银等工序,最终锻造成丝,编制成花,錾刻成衣。 马贵兵说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把祖辈留下来的工艺传承下去,发扬光大。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

  (文化)(7)苗山银匠马贵兵:把银饰制作工艺发扬光大

  7月19日,在马贵兵银饰创作基地,马贵兵的爱人姚福萍(右)在帮助一名苗族女孩穿戴头饰。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,苗族姑娘有穿戴银饰的传统。1975年出生的马贵兵是该县香粉乡人,17岁时随父亲学习苗族银饰制作手艺,是家族第三代银饰制作传承人。马贵兵制作银饰通常要经过铸炼、捶打、镌刻、焊接、洗银等工序,最终锻造成丝,编制成花,錾刻成衣。 马贵兵说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把祖辈留下来的工艺传承下去,发扬光大。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